晚清最硬气的大臣

在近代史上,中国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的条约。这些条约中,有些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富贵而出卖国家,有些则是出于国家的无奈而被迫妥协。然而,有一个人却做出了相反的选择,他敢于拒绝、敢于反抗,并向外国列强提条件。他的行为令人敬佩,也让国人感到骄傲。这个人就是吴大澄,一位铁骨铮铮的中国汉子。

1860年10月12日,在鸦片战争失败后,中国不得不与英、法、俄三国签订北京条约。这个条约对中国来讲极为不平等,意味着需要割让大量土地和海港给三国。沙俄帝国觉得这还不够,试图进一步剥削中国。吴大澄对此愤怒不已,他看不下去中国再次被欺负,于是发动了一场理性的反击。他首先查明情况,发现沙俄占领了不少中国的土地,于是前去与沙俄谈判,凭借道理和证据,最终迫使俄国归还了一部分土地。

晚清最硬气的大臣,王懿荣简介

尽管没有完全要回所有失去的土地,但吴大澄的努力已经相当显著。此外,他还成功从俄国手中要回了黑顶子山。这一地区以往长期被占,这次吴大澄一次又一次地为国家捍卫权益。他是如何成功要回黑顶子山的呢?

晚清最硬气的大臣,王懿荣简介

吴大澄首先用道理理性交涉,而后采取强硬的策略,原本想威胁我们的俄国人反而被吴大澄震慑,最终不得不做出让步。最终,吴大澄为中国要回了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。相较于失去的40万平方公里,虽显得微不足道,但能成功回收已经是历史上的一次壮举。他的所作所为全为中国人民,他的保护增强了中国人的士气,感人至深。

阅读全文

读佛利尔美术馆藏的几件对联

吴大澄:他在学术上有地位、有学问与基本功,但缺乏才气和敏锐的审美洞察力。他的书法和绘画技艺欠佳,基本上没有杰出的成就。虽然黄牧甫和吴昌硕曾在他的幕府做助手、整理金石文字,并为他刻印,但吴大澄并未用过。其所创的篆书类型虽无劲力,但黄牧甫和罗振玉的作品显得更为生动活泼,因此吴大澄的对联虽不差,却显得平庸。

我曾在拍卖预展时翻看过他的山水册,模仿四王风格,笔墨显得沉闷。翻到最后一页,风格未见变化,却突然不再沉闷,落款却是由一位苏州的画家补画的。这种感性的表达是作者的手感和才华所决定的,无法强求。对此,我曾在美院学习时听到一句话:“有些人不适合这个行业”,恰如其分。

莫友芝的篆书对联,虽然他是真才实学、大有风范,但这张对联真迹我并不喜欢,认为其玩弄过度而显得尴尬无比。是否能从字里识出文化和修养?莫友芝虽有好的篆书,但这张却不佳。他的日常书写堪称佳作,略有王铎的风韵,然而鲜有人关注。

王懿荣简介

王懿荣(1845——1900年) ,字正儒,一字廉生,山东福山人。光绪六年(1880年)进士,以翰林擢侍读,官至祭酒,《清史稿》有传。著有《汉石存目》二卷, 《南北朝存石目》八卷、《天壤阁杂记》一卷、《翠墨园语》等书。他所富藏的古玺印在后人编纂复刊本《福山王氏劫余印存》中得以见存。王懿荣是我国第一代甲骨学家,1899年首次发现甲骨刻辞并断定为古代文字。

晚清最硬气的大臣,王懿荣简介

王懿荣以精研古币著称,著作包括《古泉精选》一卷。1894年,翰林院日讲起居注官王懿荣受命担任国子监“祭酒”一职。他是一名品德高尚的大学者,亲自到第一线调查地形并构筑堡垒,决心击退日本侵略者。

然而在1899年秋天,他因疟疾去世。在此之前,王懿荣对古物的搜求从未停歇,甚至为此典卖妻子嫁妆。他的痴迷使得家常生活颇为窘迫,体现出他为学术献身的精神。王懿荣的故事,体现了人品和学术成为一体的高尚形象,令人感佩不已。

文章发布:2024-12-25

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potolochki.com/post/41103.html